Saturday, March 10, 2007

fyi

文訊目錄
第1期(1983.7)
如何樹立嚴正的文藝批評
第2期(1983.8)
第八屆國家文藝獎作品評介專輯
第3期(1983.9)
如何使文藝紮根
第4期(1983.10)
光輝十月專輯
第5期(1983.11)
藝術乎色情乎
第6期(1983.12)
大陸傷痕文學專輯
第7、8期(1984.2)
抗戰文學口述歷史專輯
第9期(1984.3)
文學的再出發:民國39年至48年的文學回顧
第10期(1984.4)
戲劇的傳統與現代
第11期(1984.5)
文藝節看「五四」/現代文學史料整理之探討
第12期(1984.6)
現代詩學研討
第13期(1984.8)
六十年代文學專號
第14期(1984.10)
當代散文專號
第15期(1984.12)
電影與文學
第16期(1985.2)
中文系新文藝教育的檢討
第17期(1985.4)
古典文學現代化/比較文學中國化
第18期(1985.6)
傳統詩社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20期(1985.10)
香港文學特輯/「龍應台評小說」討論會
第21期(1985.12)
龔鵬程「文學散步」討論會/報紙副刊特輯
第22期(1986.2)
「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討論會/報紙副刊特輯(續編)
第23期(1986.4)
「愛土地的人─黃春明前傳」討論會/文學選集的理論與實踐
第24期(1986.6)
菲律賓華文文學特輯
第25期(1986.8)
第二屆現代詩學研討會
第26期(1986.10)
通俗文學的省思
第27期(1986.12)
文學雜誌特輯
第28期(1987.2)
當代文學作家的藝術趣味
第29期(1987.4)
文學社團特輯/「吉陵」是個象徵,「春秋」是一則寓言/「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二
第30期(1987.6)
作家的第一本書/「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三
第31期(1987.8)
戲劇與文學(上)/抗戰文學研討會(上)/「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四
第32期(1987.10)
戲劇與文學(下)/抗戰文學研討會(中)/「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五
第33期(1987.12)
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抗戰文學研討會(下)
第34期(1988.2)
中國當代音樂
第35期(1988.4)
比翼雙飛:23對文學夫妻
第36期(1988.6)
短篇小說特輯
第37期(1988.8)
民俗與文學
第38期(1988.10)
文學新人榜
第39期(1988.12)
詩人朱湘專輯
第40期(1989.2)
兩岸文化交流
第41期(1989.3)
十二位傑出的藝文女性
第42期(1989.4)
有關兒童的傳播媒介
第43期(1989.5)
面對五四,面對五四人物
第44期(1989.6)
詩人節特輯
第45期(1989.7)
大陸知識分子的困境、突破與超越/血染天安門‧日落北京城
第46期(1989.8)
「記者」角色的再思
第48期(1989.10)
關懷文化事務的候選人
第49期(1989.11)
問鼎百里侯,暢談文化事:縣市長候選人答編者問
第50期(1989.12)
輕舟已過萬重山:八○年代文化氣候觀測
第51期(1990.1)
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
第52期(1990.2)
台灣寺廟之旅
第53期(1990.3)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
第54期(1990.4)
埔里:藝術的小鎮
第55期(1990.5)
藝術現場觀察報告
第56期(1990.6)
企業回饋文化
第57期(1990.7)
正視音樂教育
第58期(1990.8)
正視美術教育
第59期(1990.9)
正視舞蹈教育
第60期(1990.10)
正視戲劇教育
第61期(1990.11)
正視文化教育
第62期(1990.12)
正視文化教育
第63期(1991.1)
陽光海岸:屏東的藝文環境
第64期(1991.2)
美麗淨土:台東的藝文環境
第65期(1991.3)
卦山春曉:彰化的藝文環境
第66期(1991.4)
竹影茶香:南投的藝文環境
第67期(1991.5)
稻花千里:雲林的藝文環境
第68期(1991.6)
天人合歡:澎湖的藝文環境
第69期(1991.7)
諸羅風情:嘉義的藝文環境
第70期(1991.8)
府城春秋:台南的藝文環境
第71期(1991.9)
璀璨蓮花:花蓮的藝文環境
第72期(1991.10)
科技與人文:新竹的藝文環境
第73期(1991.11)
栗質天香:苗栗的藝文環境
第74期(1991.12)
灼灼桃花:桃園的藝文環境
第75期(1992.1)
戲劇故鄉:宜蘭的藝文環境
第76期(1992.2)
三山聳立:高雄的藝文環境
第77期(1992.3)
山海之間:台中的藝文環境
第78期(1992.4)
雨港樂音:基隆的藝文環境
第79期(1992.5)
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第80期(1992.6)
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的回響
第81期(1992.7)
詩歌文學的再發揚
第82期(1992.8)
變革中的報紙副刊
第83期(1992.9)
現代文學資料館紙上公聽會
第84期(1992.10)
文藝營的理論與實踐
第85期(1992.11)
大學藝文教育的現況
第86期(1992.12)
文學創作與社會關懷
第87期(1993.1)
兩岸文化交流的反省
第88期(1993.2)
「學術會議」的反省
第89期(1993.3)
出版事業的反省
第90期(1993.4)
文化行政體系的反省
第91期(1993.5)
電視劇的反省
第92期(1993.6)
圖書館功能的反省
第93期(1993.7)
文訊十周年專號
第94期(1993.8)
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專輯
第95期(1993.9)
關於「人物報導」
第96期(1993.10)
新成立出版社的觀察
第97期(1993.11)
肥沃的土壤,燦爛的花朵:「各縣市作家作品集」出版的意義
第98期(1993.12)
傳記風潮中的省思
第99期(1994.1)
封面面面觀
第100期(1994.2)
文學新生代
第101期(1994.3)
現代文學會議的觀察
第102期(1994.4)
台灣兒童文學的觀察(上)
第103期(1994.5)
台灣兒童文學的觀察(下)
第104期(1994.6)
寂寞的聲音:詩的當前處境
第105期(1994.7)
從作者到讀者的通路
第106期(1994.8)
誰來傳播藝文資訊?
第107期(1994.9)
叢書縱橫談
第108期(1994.10)
電視媒體與書香社會
第110期(1994.12)
文字書寫與口語廣播
第111期(1995.1)
記事年曆新風貌
第112期(1995.2)
文建會與文化發展
第113期(1995.3)
女性團體與婦女處境
第114期(1995.4)
兒童才藝教育觀察
第115期(1995.5)
「文化局」的全方位思考
第116期(1995.6)
搶救文學史料
第117期(1995.7)
慶祝台灣光復五十周年專題(一):台灣前輩作家現況
第118期(1995.8)
慶祝台灣光復五十周年專題(二):台灣出版的變貌
第119期(1995.9)
慶祝台灣光復五十周年專題(三):流行歌曲的變調
第120期(1995.10)
慶祝台灣光復五十周年專題(四):鄉土文史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第121期(1995.11)
慶祝台灣光復五十周年專題(五):文藝展演場所的變遷
第122期(1995.12)
面對「台灣文學」
第123期(1996.1)
廣播的戰國時代
第124期(1996.2)
電視的變革與發展
第125期(1996.3)
廣告的深度探索
第126期(1996.4)
鄉土教材的編寫
第127期(1996.5)
女性與台灣文藝的發展
第128期(1996.6)
作家的第二代
第129期(1996.7)
跨世紀文化建設紙上會談(一)
第130期(1996.8)
跨世紀文化建設紙上會談(二)
第131期(1996.9)
跨世紀文化建設紙上會談(三)
第132期(1996.10)
跨世紀文化建設紙上會談(四)
第133期(1996.11)
跨世紀文化建設紙上會談(五)
第134期(1996.12)
大家來讀書
第135期(1997.1)
台灣漫畫現象
第136期(1997.2)
文學獎縱橫談
第137期(1997.3)
新世代女作家
第138期(1997.4)
出版學的理論與實踐
第139期(1997.5)
一九九六‧台灣文學界
第140期(1997.6)
現代文學教學面面觀
第141期(1997.7)
兩岸文化交流的回顧與前瞻
第142期(1997.8)
對「文化部」的期待與建言
第143期(1997.9)
政府如何獎助文藝
第144期(1997.10)
期待「現代文學資料館」
第145期(1997.11)
文化立縣新紀元
第146期(1997.12)
小說事件史話
第147、148期(1998.2)
這一代的青年文學
第149期(1998.3)
女性書寫新方向
第150期(1998.4)
不一樣的人文刊物
第151期(1998.5)
跨越界限:台灣文學,一九九七觀察之一
第152期(1998.6)
眾聲喧嘩:台灣文學,一九九七觀察之二
第153期(1998.7)
變奏交響:台灣文學,一九九七觀察之三
第154期(1998.8)
科技島與文化國
第155期(1998.9)
當代作家全集怎麼編?
第156期(1998.10)
文化台北
第157期(1998.11)
文化高雄
第158期(1998.12)
導覽之必要
第159期(1999.1)
想像國家文學館
第160期(1999.2)
文化藝術新聞票選大檢驗
第161期(1999.3)
營造文化台北的文化機構
第162期(1999.4)
當文學遇上網路
第163期(1999.5)
重組記憶:一九九八台灣文學界觀察之一
第164期(1999.6)
親近海洋:一九九八台灣文學界觀察之二
第165期(1999.7)
見證時代:一九九八文學書評十五篇
第166期(1999.8)
新詩矽谷: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反思(一)
第167期(1999.9)
邊界開放: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反思(二)
第168期(1999.10)
自我定位: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反思(三)
第169期(1999.11)
跳脫傳統: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反思(四)
第170期(1999.12)
原音重現: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反思(五)
第171期(2000.1)
文學與醫學的交會
第172期(2000.2)
鄉愁的方位: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
第173期(2000.3)
文字與圖象的交會/鄉愁的方位: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續)
第174期(2000.4)
花開遍地:區域文學史的撰寫
第175期(2000.5)
淨與美的交會:佛教與文學
第176期(2000.6)
人間端午:港澳及東南亞新詩社團概覽
第177期(2000.7)
七月讀書天:名家推薦好書
第178期(2000.8)
出走與回歸
第179期(2000.9)
從台灣到日本:東瀛生活與文學體驗
第180期(2000.10)
99’十書評
第181期(2000.11)
性別與家國的對話:專訪研究台灣文學的新一代女性學者
第182期(2000.12)
九○年代台灣文學現象觀察
第183期(2001.1)
回眸與企盼:站在世紀之交看台灣文學
第184期(2001.2)
台北:一個躍昇的城市
第185期(2001.3)
擺脫邊緣超越科際:博碩士生的台灣文學研究
第186期(2001.4)
高行健現象反思
第187期(2001.5)
耕植文學的苗圃:專訪民間文學教育工作者
第188期(2001.6)
台灣古典詩的創作與研究
第189期(2001.7)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概況
第190期(2001.8)
浮世繽紛:報紙的「第二副刊」
第191期(2001.9)
報紙副刊專欄
第192期(2001.10)
中文系的挑戰與變革〈座談〉
第193期(2001.11)
重讀武俠小說
第194期(2001.12)
哲學系的發展與變革
第195期(2002.1)
傾聽馬來西亞
第196期(2002.2)
台灣科幻文學
第197期(2002.3)
台灣作家作品在大陸出版現象
第198期(2002.4)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一):東吳大學
第199期(2002.5)
發現澳門文學
第200期(2002.6)
《文訊》二○○期紀念專輯
第201期(2002.7)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二):淡江大學
第202期(2002.8)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三):中央大學
第203期(2002.9)
出版新戰場
第204期(2002.10)
人文院士李歐梵教授
第205期(2002.11)
開發台灣文學新領域
第206期(2002.12)
文學盛宴: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
第207期(2003.1)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四):成功大學
第208期(2003.2)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五):台灣大學
第209期(2003.3)
資深女作家現況(上)
第210期(2003.4)
資深女作家現況(下)
第211期(2003.5)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六):東海大學
第212期(2003.6)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七):輔仁大學
第213期(2003.7)
台灣文學雜誌專號
第214期(2003.8)
文學史料的蒐集與典藏
第215期(2003.9)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八):台東大學
第216期(2003.10)
大學人文傳統系列(九):東華大學
第217期(2003.11)
香港文學風貌
第218期(2003.12)
文學獎觀察與省思
第219期(2004.1)
文化的建築‧建築的文化
第220期(2004.2)
人間愛晚晴:資深作家近況
第221期(2004.3)
舊釀新醅:文學書之重出再印
第222期(2004.4)
在你眼裡看到天堂:台灣的少年小說
第223期(2004.5)
少年十五二十時:作家年輕照片展
第224期(2004.6)
詩歌交響樂
第225期(2004.7)
舞台上的本事:劇作文學
第226期(2004.8)
我們的高中國文教育
第227期(2004.9)
大學人文新系所之觀察
第228期(2004.10)
台灣文學新世紀(2000~2004)之一:分體斷代史論
第229期(2004.11)
台灣文學新世紀(2000~2004)之二:文學社群
第230期(2004.12)
台灣文學新世紀(2000~2004)之三:文學新世代
第231期(2005.1)
中國大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
第232期(2005.2)
文學與社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
第233期(2005.3)
永不凋謝的三色菫:《張秀亞全集》導讀
第234期(2005.4)
犀鳥之鄉:砂拉越華文文學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